那么,絞線成纜工藝要求都有哪些呢?
一、成纜節(jié)距比
成纜節(jié)距的長度與成纜直徑的比值為結節(jié)距比,這是成纜工序控制的一個主要指標。在節(jié)距選擇時,一般絞合線芯截面愈大,則成纜節(jié)距應愈小。小截面電纜節(jié)距比可選為70~80,因為大截面電纜成纜機械應力很大。若節(jié)距過大將使柔軟性降低,不易穩(wěn)定。為保證成纜結構的穩(wěn)定性和成纜后不產生蛇形,應選擇較小的成纜節(jié)距。圓形XLPE電纜成纜節(jié)距比宜選擇為25~30,扇形PVC電纜成纜節(jié)距比宜選擇為40~60。
二、成纜方向 、填充
考慮到電纜安裝、敷設、中間接頭的方便,統(tǒng)一規(guī)定成纜的方向為右向。絕緣紛芯在成纜后要得到園整的電纜,必須填充絕緣線芯間的空隙。填充材料主要有:塑料繩、塑料管、塑料條、聚丙烯撕裂膜、石棉繩等。
三、成纜質量控制
塑料絕緣電力電纜繞包的銅帶及成纜繞包帶,要求繞包平整、緊實、無折疊、打絡、起兜等現象。塑料絕緣電力電纜的不圓度(同一截面上的最大直徑與最小直徑的差除以平均直徑)應不超過15%。
四、配模
絕緣線芯在成纜時受到很大的扭力(將產生內應力),為避免過度變形而造成絕緣損傷,成纜一般采用多模來完成。
(1)第一道壓模孔徑比成纜直徑大1.0~2.5㎜,只起合攏作用。注意不要使扇形翻身。
(2)第二道壓??讖奖瘸衫|直徑小0~0.6㎜,起第一次緊壓作用。
(3)第三道壓??讖奖瘸衫|直徑小0~0.4㎜,起定型作用。包帶與包帶模的距離愈短成纜愈緊密。
配模的松緊是否合適,可用以下方法檢查:
(1)電纜在模內不擺動,用手轉線芯無松感。
(2)壓模與絕緣線芯摩擦產生熱量,用手摸壓模應不燙手。
(3)絕緣線芯出壓模的表面質量應無拉焦、擠、壓、劃傷痕跡。
五、成纜檢驗和處理
絞合完成后,還要對成纜進行檢驗和處理,以確保其質量符合標準和要求。
檢驗是指對成纜進行外觀、尺寸、性能等方面的測試,以發(fā)現并排除可能存在的缺陷或問題。例如,可以用目測、量規(guī)、儀器等方法檢查成纜是否有裂紋、劃痕、氣泡、松散、偏斜等現象,以及是否達到規(guī)定的直徑、長度、阻抗等參數。
處理是指對成纜進行必要的加工或修復,以提高其品質或功能。例如,可以用切割、打孔、涂層、包裝等方法對成纜進行形狀調整、接頭制作、防水防腐、美觀包裝等操作。